搜索

门口脚步踏遍田间地头

发表于 2025-05-25 03:03:25 来源:公牛

  在珠三角的致敬繁华社区、粤东的基层健康界群山深处、粤西的守门生日滨海村落,有这样一群身影:他们背着药箱走街串巷,门口脚步踏遍田间地头,靠世用精湛医术与拳拳温情,庭医守护千家万户的致敬安康,成为基层群众贴心的基层健康界“健康守门人”——他们,就是守门生日家庭医生。家庭医生是门口爱与关怀的传递,更是靠世群众健康的坚实后盾。今天(5月19日)是庭医第15个“世界家庭医生日”,今年活动主题为“签约有感 健康可及”。致敬让我们循着6位来自广东的基层健康界家庭医生的足迹,感受基层医疗的守门生日温暖与力量。

  扎根乡土:不惧艰苦 筑牢基层健康防线

门口脚步踏遍田间地头

  在汕头市潮南区成田镇成长的陈楚葵医生,从小亲历乡亲们因缺医少药延误治疗的困境,下定决心要改变家乡的医疗现状。毕业后,他毅然放弃了城市医院抛出的橄榄枝,回到家乡并申请注册到条件最艰苦的成田镇宁湖村卫生站。

门口脚步踏遍田间地头

  宁湖村群山环绕、交通闭塞,到镇区诊疗需跋涉6公里崎岖山路,条件十分艰苦。陈楚葵医生成为村里唯一一个卫生站的“健康守护人”,立誓“绝不让乡亲们再因看不起病而受苦”。他坚持“能省则省”的诊疗原则,用最经济的药物为村民治病。对贫困家庭,他常自掏腰包垫付药费;对独居老人,他主动上门送医送药。“行医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救助和守护。”不管有多累,在村民需要的时候,陈楚葵医生总是随叫随到。为肝胆术后伤口感染的病人连续月余上门换药,直至10厘米深的窦道完全愈合;建立“慢性病管理台账”,帮助300余名患者规律用药……诊室墙上一面面锦旗与村民隔三岔五送来的水果和蔬菜,记录着村民对陈楚葵医生最质朴的感激。

门口脚步踏遍田间地头

  为了打破“乡村医生水平有限”的偏见,陈楚葵医生坚持参加区镇两级培训,不断提升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专业的医疗服务。为了将晦涩的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俚语,他还创新了“案例+方言”宣教模式,让健康理念深入人心。为破解山区转诊难题,他主动对接镇卫生院,协助多名重症患者通过绿色通道获得及时救治。如今的宁湖村卫生站,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的目标。同时,陈楚葵医生还积极承担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截至2025年4月,其所在的家庭医生团队累计签约辖区内村民309户共1713人,重点人群签约率达47.8%,村民健康意识明显提升,切实打通了乡村健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这里的老百姓需要我,就是我存在的价值。”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陈楚葵医生用十八载春秋诠释了“医者仁心”的真谛,在潮南大地上谱写了新时代基层医者的无悔担当。

陈楚葵医生在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现场为村民量血压

陈楚葵医生在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现场为村民量血压

  茂名市电白区的乡村医生麦元春30年如一日奔走在村落街巷中,以赤诚之心践行医者使命。作为镇东卫生站的“当家人”,麦元春医生堪称百姓健康的“活地图”,对辖区内五千余常住人口的健康档案熟记于心。面对基层医疗资源紧张的现状,他主动承担起1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白天穿梭于诊室与病患家中,夜晚伏案整理病案,将守护村民的健康视为己任。

  麦元春医生出身中医世家,多年的行医经验更让他成为了破解顽疾的“土专家”。他不断钻研疾病治疗,运用中医综合疗法,为村民量身定制康复方案,用精湛的医术让众多患者重获健康。针对当地高发的风湿病、高血压、痛风等慢性病,麦元春医生潜心研究针灸与中药结合疗法。每年重阳节,他都会为村里老人免费体检,耐心指导养生保健。面对贫困患者,他坚持低收费甚至免费治疗。“村民的健康比金钱重要。”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他30多年如一日的坚守。

  从青葱岁月到两鬓染霜,麦元春医生用30多个春秋诠释了“悬壶济世”的深刻内涵,为万千村民筑起健康防线,在乡间收获了最真挚的信任与尊重。

麦元春医生为患者诊治

麦元春医生为患者诊治

  创新服务:让健康管理走进生活 走出实效

  担任家庭医生的第五个年头,珠海市香洲区的桂敏医生签约服务的居民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近千人。“签而有约”是她镌刻在心头的健康守护承诺。她手中的健康档案详细记录了居民们的用药清单、过敏史、年度体检报告,甚至还有饮食习惯;她的电话似乎永不离线,总是在患者呼叫的第一时间做出回应;她微信置顶的8个健康交流群总在不停跳动信息。桂敏医生以“随时被打扰”的状态,给了居民们满满的安全感。

  每周二下午的“健康小课堂”,是桂敏医生最为珍视的时光。在这里,她带着电磁炉教老人做好吃又健康的降压菜,用“乐高拼装课”教孩子们认识人体骨骼,应年轻妈妈们的要求制作“儿童急救情景剧剧本”,还开展“小健康宣传员”培养计划,培训小朋友成为家中的健康小卫士……通过创新各种趣味形式,桂敏医生让这个健康小课堂成为了当地社区的网红打卡地。

  居民们的健康素养不断提升,整个社区的健康生态也得到改善。超市老板主动找到桂敏医生商议在货架设置“健康选择”标识;物业公司配合改造出“健康步道”,沿途树立健康提示牌;社区广场舞队自发成立“急救小分队”,队员们个个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能。

  桂敏医生惊喜地发现,健康素养的种子,正在这片社区深深扎根、抽枝展叶。她的签约名册,早已超越工作台账的范畴,成为医患携手绘制的“健康生活长卷”。

桂敏医生带领机关单位职工练习八段锦

桂敏医生带领机关单位职工练习八段锦

  刘汉海医生是东莞市长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全科医生,同时兼任中心门诊家庭医生团队的队长。刚开始,家庭医生要走进每家每户是个不小的难题。面对群众的不理解和不配合,刘汉海医生和他的队员们不怕困难,不停奔波在社区的大街小巷,通过不懈努力将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提升至95%,累计开展健康教育讲座120余场,培训人员8060人次,开展义诊活动16场。从2016年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来,刘汉海家庭医生团队累计签约312户(1092人),其中重点人群325人。

  为不断提高自身诊疗技术和业务水平,刘汉海医生努力学习新技术和新知识,将全科理念和技能、专业技术和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成立了家庭医生工作室,带领团队实施“精细化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筹建“动态血压监测平台”和“呼吸疾病规范化防诊治体系”。在其团队的健康管理下,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有了大幅提高,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血压、血糖控制率都有了大大提升,得到广大社区民众的认同与赞许。

  “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这是刘汉海医生的人生格言。在多年的基层卫生工作中,刘汉海医生以一腔热血、饱含爱心的积极心态,以实事求是、踏实进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基层卫生工作者对健康和生命的崇高礼赞,先后荣获了“东莞好医生”“东莞好人”、中国医师协会“十佳社区全科医生”“东莞市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刘汉海医生为儿童体检

刘汉海医生为儿童体检

  用心坚守:从“不被信任”到“健康靠山”

  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唐家湾镇卫生院关爱家庭医生团队以“签而有约”的坚实承诺,为辖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点亮希望之灯。这支扎根基层的团队以专业与温情编织守护之网,成为精神障碍患者回归社会的“摆渡人”。

  蔡姐罹患精神分裂症多年,幻觉妄想、行为失控曾让这个家庭濒临崩溃。起初,蔡姐家属对“一纸合约能否改变病情”充满疑虑。唐家湾镇卫生院周丽医生团队用24小时在线的电话、数十次上门随访的坚持,逐步叩开患者心门。签约后,周丽医生团队为蔡姐建立动态健康档案,通过药物代谢监测将服药种类从7种精简至3种,使其体重下降5公斤,副作用显著减轻。如今蔡姐不仅能自理生活,还参与社区手工坊,并将亲手制作的钉珠画赠予团队。

  这是周丽医生团队服务的一个缩影。在这支团队的工作台账上,一组数字勾勒出基层精防的坚守:用300余户家访、年均千次随访筑牢信任,实现100%签约率;99.7%服药率;30+就业案例;依托“N+N+N”模式(家庭随访+线上关怀+门诊诊疗),实现患者全周期管理;联动社区、残联构建“五位一体”康复网,帮助30多个患者重返社会。

  “签约不是终点,而是服务的起点。”周丽医生团队与专科医院建立绿色转诊通道,近三年门诊复诊率超95%,真正实现“基层首诊-精准转诊-康复回家”闭环。这支团队的身影已成为唐家湾镇的“安心符号”。正如患者家属所言:“那张签约纸背后,是医生把心掏给了我们。”周丽医生和她的团队用 “签而有约”证明:家庭医生是“健康守门人”,更是照亮患者心灵角落的灯。

周丽医生联合社区健康管理员,入户随访重精患者

周丽医生联合社区健康管理员,入户随访重精患者

  河源市东源县灯塔镇的大学生村医巫靖宇一年前在医学院毕业后放弃了珠三角三甲医院的录用通知,选择扎根到河源基层,成为东源县灯塔镇最年轻的驻村医生。22岁的他每天骑行30余公里,为散居在群山间的300多户村民提供医疗服务。

  初到灯塔镇村卫生站时,巫靖宇医生遭到了村民的质疑——在这个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村子里,没人相信这个“城里来的大学生”能比得上服务了三十多年的老村医黄大夫。面对质疑,巫靖宇医生主动拜黄大夫为师,仔细研读村民们的健康档案,密密麻麻地做着笔记。短短半个月,他就走遍了全村的每一条小巷,记住了大部分村民的面孔,仅用半年时间,便准确记住了每个村民的病史和用药情况,获得了村民的信任。

  在灯塔镇村民眼中,巫靖宇医生扮演着多重角色:全科医生、家庭医生、营养指导员、健康顾问等等,是村民们信赖的“健康守门人”。他创新了“地头问诊模式”,在村民劳作间隙为他们测量血压、教授养生操。农忙时节,他还会带着自制的艾草香囊下田,帮助劳作的村民缓解腰肌劳损。为了让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在乡村大地生根发芽,巫靖宇医生将大量精力投入健康宣教工作中,让健康素养在这个偏远山村提升了56%(2023年县疾控数据)。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时,巫靖宇医生用方言耐心讲解签约的好处,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还提供上门签约服务。不少村民对家庭医生服务有了全新认识,直呼有了“健康靠山”更安心。

  正如他在工作日志中写的那样:“我的梦想很小,就是让每个村民都能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我的梦想又很大,希望所有的农村都能拥有健康的未来。”从青涩的大学生到村民信赖的“健康守门人”,巫靖宇医生用脚步丈量着乡村的每一寸土地,用专业与温情书写着新时代青年医生的责任与担当。在粤东北的群山之间,他正以青春之名,为乡村医疗事业点亮一盏温暖的灯。

  据悉,2024年,广东省常住居民中家庭医生签约率52%,其中重点人群签约率84.29%。在“世界家庭医生日”这个特殊节点,他们的故事正是中国万千基层医务工作者的缩影。“签而有约”,这四个字重若千钧——它承载着医者的庄重誓言,更点亮了千千万万家庭暗夜中的微光。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何雅柔 潘媚 陈泽萍

  通讯员 粤卫信

随机为您推荐
版权声明: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门口脚步踏遍田间地头,公牛  辽ICP备03968_1号sitemap

回顶部